“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試駕:廣汽本田皓影BREEZE 1.5T/混動
廣汽本田從來不缺明星車型,在售的所有車型都能稱為各個級別中的“常青樹”,不過在緊湊級SUV這個市場中廣汽本田并沒有一款相對應的產品。9月25日廣汽本田在三亞完成了對全新產品皓影BREEZE的發布,新車是CR-V的姊妹車型,上市后將于途觀L、RAV4榮放、奇駿等熱門車型形成競品關系。
本田家族的姊妹車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共享平臺生產的基礎下,運用不同設計充分豐富了可選性,兩家在華合資企業都能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作為官方真是何樂而不為。要知道,皓影BREEZE到來的腳步要比CR-V晚了十年,而在這十年中CR-V在中國賣出了近500萬輛,絕對稱的上是一款家喻戶曉的車型。不過正所謂好飯不怕晚,隨著主力購車群體不斷朝著90后看齊,能夠快速適應市場變化成了各大車企必須要研究的課題。不可否認的是CR-V現在依然具有搶眼的銷量表現,但在現在看來產品也并不覺被太多新意了。了解過皓影BREEZE外觀的朋友一定會明顯感覺到它所帶來的新意,以至于在路試的時候收獲了很強的回頭率。
牛車網也在第一時間對新車兩個版本進行了全方位體驗,本篇試駕文章本應該在29號上線,由于需簽署了官方的保密協議,所以只能在今日和大家見面了。那么皓影BREEZE到底給大家帶來了哪些新意呢?請往下看。
#所見即新意,BLACK EDITION幻夜系列更討喜
本次試駕活動官方提供的兩臺車型分別為1.5T燃油版和2.0L銳·混動版,兩臺車分別為車系中的BLACK EDITION幻夜系列,我們恰好趕上的還都是兩臺黑色車身的車型。
從車身比例和姿態方面不難看出CR-V的影子,相比于原型車CR-V,皓影BREEZE主要針對整個前臉、側裙、輪圈,以及尾部進行了重新設計,看起來變化還是非常大的。(注:下圖不同場景為燃油/混動版車型)
前臉位置采用了與雅閣及冠道車型極為相似的設計語言,用一條亮銀色鍍鉻裝飾條貫穿了兩側的LED大燈,顯得整體感很強。值得一提的新車還采用了主動式進氣格柵,格柵可根據溫度等相關因素自動控制開啟和閉合。
細長的LED大燈組也和雅閣上的設計有共通之處,對比CR-V還是有很強的辨識度的,霧燈光源同采用LED,并且設置在兩側下方的黑色底板上方。下方梯形的前包圍進氣口與中網之間設置了自適應巡航的雷達及攝像頭。
新車車身位置其實是最讓人感到熟悉的地方,畢竟與CR-V是出自同平臺的姊妹車型,因此重要的特點也真的難以改變,我們也無需糾結太多。車身造型飽滿有力采用了筆直的線條勾勒出敦實的特點。為了體現兩臺車的差別,皓影BREEZE車身下半部分的包圍采用了同色處理,這樣的設計好處是可以增加視覺方面的低重心感。
皓影BREEZE在車身尺寸方面要相比CR-V稍稍大了一些,四驅版本長度長了49mm,寬度則高了10mm。長寬高為4634mm/1855mm/1689mm,軸距達到2660mm。而兩驅版本在高度方面相比四驅版本降低10mm,軸距則長了1mm。另外,車身高度也會隨著輪圈大小稍有所不同,原廠根據配置的不同提供17、18及19英寸的三款輪圈,車身顏色方面原廠將提供6種可選方案。
幻夜系列的燃油版實拍車型并不是頂配,但通過體驗不難得知這臺車也將會是車系中的中高配或者是次頂配車型,與混動版一樣,采用了19英寸熏黑色輪圈,有效的提升了運動效果,輪胎配的是米其林 LATITUDE Sport3輪胎,尺寸為235/55 R19。
相比CR-V來說,皓影BREEZE的尾部設計變化還是非常大的,大到風格已經完全不同,讓人有些“厭煩”的后鍍鉻條被取消,看起來也更加順眼。
尾燈是整個尾部的點睛之筆,為什么要這么說呢?因為在不點亮的情況下你很難發現尾燈還是保持L造型設計的,D柱位置的轉向燈采用了熏黑處理配合上黑色車身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因此轉向燈不激活的情況下真的很難分辨。
燃油版車型保留了雙邊單出的排氣布局,且上方用一條黑色飾條貫穿,看起來十分運動。而混動版車型則采用了單邊單出且為隱藏式設計的排氣布局,并且底部的護板也與車身同色,這也是尾部兩個版本最大的區別了,當然還有尾標。
#熟悉的味道,難以找出不同?
相比于外觀設計,皓影BREEZE的車內整體設計特別令人熟悉,熟悉到可能你都無法判斷它是CR-V還是一臺沒上市的新車。另外,燃油版和混動版車型車內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設計與配置,我們先來說燃油版本,隨后再將混動車型上的區別進行補充。
廣汽本田并沒有對新車的內飾進行比較大的修改,一切的設計都和姊妹車型CR-V不盡相同。不過它也仍然保持了好用、耐看的兩大特點,至少現在看來沒有任何的過時跡象,當然這也缺少了一定的新意。
首先來看做工,中控臺基本上能觸及到的地方都用了軟性材質進行包裹,中間也利用了縫線處理增加視覺方面的質感。
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盤在本田的多款車型上均有應用,標配手動四項調節,尺寸適中握起來稍稍有些硬,再有就是對于手部愛出汗的朋友來說不太友好,容易留下汗漬。
方向盤左側的實體按鍵也支持滑動調節,但這個按鍵工藝一般,輕輕摸上去有一定的松動。
全液晶儀表盤可顯示的功能信息十分豐富,不過這個樣式喜不喜歡就因人而異了。另外,有很多CR-V車主抱怨儀表盤表面的透明罩很容易被刮花,且一旦刮花就很難修復了,不知道這個問題會不會出現在皓影上。
7英寸的中控屏與控制面板融為一個整體,這樣的設計看起來也顯得非常簡潔,但這樣一來屏幕尺寸就更顯小了。這套車機系統支持HONDA CONNECT互聯,內部并不提供CarPlay這樣的主流互聯應用程序,另外系統的反應速度也偏慢,我認為這是新車應該進行再優化的一點。
我們拿到的這臺燃油版試駕車并沒有配備360°影像功能,而且倒車影像實際的清晰度表現也比較一般。
右轉向輔助功能出現在本田的很多車型上,我認為這個配置還是比較實用的,至少可以提醒駕駛員右后側情況,避免危險發生。
燃油版車型也采用了傳統的機械式擋桿,擋桿兩側分別是電子手剎、制動保持、啟停和節能模式的控制開關。
擋桿后方配備了一個1.0A的USB充電接口,后方則是兩個水杯槽,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縱向深度還可進行手動調節,以滿足不同物品的存放需求。
分層式的中央扶手打開后可以看到無線充電功能,也一定程度增加了前排駕駛員及乘客的便利性,實測充電速度并不慢,只是用起來還需要掀開中央扶手,不是很方便。
新車在后排也為乘客準備了兩個2.5A的USB快速充電口,但實際測試發現充電速度并沒有很快,基本和前面的1.0A充電口沒啥區別。
下面來說說混動版本與燃油版本車內配置不同的地方,比如說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統。當然現在已知的是我們拿到的這臺2.0L混動版車型是全系的頂配車型,而1.5T燃油版并不是頂配。因此,關于舒適性配置方面大家進行下參考就好了。
首先,混動版車型采用了電子按鍵的換擋方式,并將燃油版車型上的S擋換成了SPORT模式。
混動車型配備了HUD抬頭顯示功能,燃油版的頂配車型未來是否擁有該配置目前還不得而知。投屏的顯示效果還不錯,清晰度足夠高,確實帶來一定的實用性。
不過要是做成直接投到擋風玻璃上的方式就更優秀了。
駕駛員一側配備了兩組座椅記憶。
后排兩側配備了手動遮陽簾。
后排中央扶手除了兩個水杯槽之外,還配置了一個操作系統可對音響、天窗遮陽簾等配置進行操作,這對于一臺緊湊型SUV來說這樣的會不會有些過分了..
圖:燃油版車型后排中間扶手
再有就是這臺混動版本車型后排兩個座椅也配備了加熱功能,對于后排乘客照顧的還是非常充分的。
座椅方面,兩車并沒有任何造型方面的區別,幻夜系列的座椅采用純黑配色,并且在座椅靠背上方也有“BLACK EDITION”的專屬標識。
座椅的質地比較柔軟,兩側的護翼也比較寬大,實際坐起來還是比較舒服的,不過前排座椅的坐墊長度能夠再長一些就更合適了。
空間方面,本田的“MM理念”即乘員空間最大化,機械空間最小化被保持了很多年,在皓影上也不例外。首先,車門的開和角度能做到接近90°的水平,上下車和安裝兒童座椅取行李等等都不會讓人難受,其次車內的儲物能力也很強,你不會擔心手機和水杯等物品沒地方存放。
乘坐空間也一直是同級中的佼佼者,實測身高174cm的成年人坐在前排位置調整好合適的坐姿,此時頭部擁有很大空間,即便是換來身高190cm的駕駛員也不會出現很壓抑的情況。
前排座椅位置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體驗者坐在后排,突出的頭部空間表現也讓體驗者擁有兩拳的余量,此時腿部空間也能達到兩拳水平。
當詢問到舒適方面體驗的時候,體驗者認為后排的坐墊如果還能再略微加長一些,讓腿部的襯托性更強,坐起來會更舒服。
雖然試駕車為四驅混動版車型,但后排地板中間位置隆起的高度仍能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且中間座椅的舒適度還不錯。
另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后備箱方面的表現,皓影的混動版本也并沒有因為電池的緣故侵占后備箱的空間,最重要的是后排座椅同樣可實現放倒,放倒后的平整度還很ok,這就讓人不得不服氣了。
#硬參數依然很熟悉
其實新車上這兩套動力總成現在來看都已經非常熟悉了,皓影燃油版車型搭載代號為L15BT的1.5T直列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193馬力,峰值扭矩243?!っ?,傳動系統匹配CVT無級變速箱。本田的這臺1.5T發動機已經在旗下多款車型上進行應用,出色賬面參數也讓它在同級車型的發動機中具有一定的動力優勢,老實說193馬力的最大功率對于一臺1.5T發動機來說壓榨的也是比較狠了。
皓影混動版則搭載與東風本田CR-V混動版相同的2.0L i-MMD混動系統,由2.0L阿特金森循環自然吸氣發動機與雙電機組成,其中發動機最大功率146馬力,驅動電機最大功率184馬力,組合起來綜合最大功率215馬力。
圖:燃油版車型底盤及懸架
懸架方面,皓影采用前麥弗遜式,后多連桿式的設計方案。1.5T和2.0L混動版本都有四驅版本可以選擇,而今天我們試駕的燃油版是兩驅車型,混動版則是頂配的四驅版本。
#動態駕駛:1.5T動力夠用,混動版本或許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本次試駕體驗活動廠家安排了在上午試駕1.5T燃油版車型,而在吃過午飯后便換到了2.0L混動版車型上進行體驗。因此同一天試駕兩臺車也能最直觀的對比下兩套動力組合帶來的不同體驗。
1)燃油版動力足以滿足日常所需
這套1.5T+CVT的動力組合在思域上已經表現出了躁動,零百七秒出頭的成績足以體現出它加速方面的實力。換到皓影上由于整車質量等因素整體顯得并沒有那么暴躁,不過初段動力輸出還是挺敏感的,輕輕對油門踏板施加壓力就能將整臺車開起來。就初段來說,1.5T和混動車型在加速能力方面我認為并沒有太多差別,都是特別容易上手的那種類型,控制好油門力度的話CVT變速箱也能兢兢業業的保證加速中的平順性。
在急加速的時候,燃油版車型的體驗就不太盡如人意了,受CVT變速箱影響并不會出現一個動力爆發很猛烈的一個節點,反而轉速上升的卻很佛系,會讓你明顯感覺到它不是一臺想讓你開快的居家型SUV。另外,當你深踩下油門踏板發動機所爆發出的嘶吼會直接傳入到車內,老實說1.5T發動機的聲音并不好聽,會直接讓你放棄再去急加速的想法。
2)如果只為省油沒必要選擇混動版
先來談下油耗,剛上這臺混動版皓影表顯平均油耗大致為5.7L,期間我也多次嘗試過激烈駕駛,但平均油耗也大致為6.2L左右。不過我再次重申,省油并不是這臺車給我帶來的驚喜,對于混動車型我也說了太多次,買它最大的目的真不能是為了省油,而是為了更好的質感。
起步初段,憑借電機輸出的功勞,加速過程非常線性且暢快,電流聲在車內基本聽不到,無頓挫感的駕駛體驗讓車內人員都很舒服。隨著車速的攀升,發動機逐漸開始介入,而轉化過程中車內乘員也基本感受不到任何突兀感,整體銜接非常流暢。
關于動力夠不夠用的問題,在運動模式下你能明顯感受到電機的輸出功率增加,發動機也會更快的被喚醒,從而增加動力輸出。但實際駕駛中的推背感表現一般,頂多算的上夠用,不過話說回來在競品中皓影混動版的動力表現液晶算是很不錯的了。方向盤后面的“換擋撥片”并不是用來切換檔位的,而是調整動能回收力度大小的控制鍵,不過實測調整最大和最小的擋位動能回收的力度并不會非常明顯。另外,動能回收所帶來的“異響”在車內也是感受不到的,車內來自電機工作的聲音只有起步時能感受到,當然這也是因為保護行人而設定的。
3)兩版本車型的共性
對于車外風噪胎噪方面的抑制皓影表現的中規中矩,經過過濾后,車輛行進中外界的噪音傳到車內之后控制的還是挺到位的,2.0L發動機即便開始發力聲音也會比1.5T發動機好聽很多。
兩臺車的底盤調校并沒有完全偏向舒適性,或者說給了舒適80分,自己留下20分進行中和。底盤方面帶來的路感反饋較為清晰,這種體驗并不是說影響到了車輛的舒適性,而是一種底盤韌性的反饋,面對路面上比較大的顛簸沖擊時,懸架的會彈速度很快,沒有多余的動作,底盤也沒有出現松散的現象。對于一臺主打舒適的家用SUV來說,皓影的轉向手感稍稍偏重了一些,不過給我留下的印象還是不錯的。雖然整臺車的轉彎半徑不小,但方向盤的指向性還是很ok的,而且電子助力也不會讓轉向手感變得很假。
#編輯總結
皓影的到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給本田在華帶來了更大的信心和底氣,自從本田開始啟用雙車戰略開始,就一直保持著不敗戰績,而在緊湊型SUV這個硝煙更濃的市場中給到消費者更多的選擇也是更好增加品牌競爭力一個有效途徑。至于皓影能否接替CR-V的銷量大旗,還是要等到日后進入市場再做定奪了。
從產品角度來說,剛上市幾天的全新一代RAV4用極強的產品力和豐富的選擇空間提前進入市場,雖然在中國市場CR-V無論從銷量還是認知度方面都完勝對手,但換代后的前者賣相看起來確實要比后者更出色。因此現在看來皓影未來的表現對于本田在緊湊型SUV市場的地位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據官方透露,新車會在11月份的廣州車展前后正式上市,有關新車的消息我們也會持續進行報道。
(圖/文/攝:許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