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蘭不懂車:紀念庚子年的北京車展以及這個世界會好嗎
庚子年,多巨變。
180年前的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拉開了中華民族屈辱的序幕。
120年前的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最后達成庚子賠款。
60年前的1960年,全國開始陷入為期三年的大面積饑荒。
然后,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
在這樣的天空下,北京車展是最亮眼的一抹色彩。作為2020年唯一能夠正常開展的國際汽車展,北京車展承載了多少關注,就承載了多少壓力。
100多年前的一天梁濟問兒子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嗎?”這位最后的儒家回答說:“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三天之后,梁濟在積水潭投水自盡,留萬言遺書:“國性不存,國將不國。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讓國人共知國性乃立國之必要……我之死,非僅眷戀舊也,并將喚起新也。”梁濟選擇用死亡去喚醒世界,梁漱溟選擇用承擔來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最后的儒家已逝,疫情肆虐,中外形勢依舊不夠明朗,汽車業在經過寒冷的春天之后,逐漸開始回升。相信大部分人都和牛大媽一樣,成了庚子年的情緒動物,情緒輕易地從冰點跳到向沸點,在這大半年的折騰和被折騰中,忘記了留給理性一些空間。
這不是最好的時代,但已經是一個更好的時代。因為萬幸,我們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可以接觸到這些各種各樣的信息,傳播的力量才讓社會運轉的更加真實和有力量,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隱秘的角落里,高段位的人瞞天過海的可能性。而我們普通人本身,只要愿意向前一步,就可以成為信息的制造者之一。有什么樣的民眾,就有什么樣的信息制造者。那位最先說出了真話的人永遠值得尊重。而真實,在一個謠言四起的地球上,正在成為最強大的力量。北京車展真實的召開,就是這種力量的一種表征。
2020年的北京車展宛如一面鏡子,投射我們這大半年的時光。
這個庚子年過去的時光里,我們活在了魔幻現實主義之中:在這樣的世界,痛苦來的變幻莫測,憂郁又宛若壓城的黑云,在心頭長起了蘑菇。以為堅不可摧的東西瞬間成了齏粉,只剩下各種各樣、一波又一波的情緒隨風蕩漾,泛濫成深夜里,隱蔽處涌動的不安。
2020年,終于明白,理念和生命同樣脆弱?;袒讨?,我們很難進一步捫心自問:這大半年的已逝歲月,我們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浪費了多少光陰,有多少次隨波逐流只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有事做,又把多少時光花在了把自己澆灌成一株茁壯的韭菜上?
此前20年,效率這個詞語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只要我們買了房,就大體上跟上了時代的腳步;只要我們把車生產出來,就大體上找到了買主。GDP的狂飆掩蓋了太多的不扎實。而疫情和突然變幻的世界格局把我們扎扎實實地拍回了當下——當下賺錢和當下消費。
這是當下的生存。疫情讓我們突然發現,社會階層固化和分層的進程比我們想象的,來得要快。一方面,北京最頂級的商場SKP里人聲鼎沸,靠譜的機構預測今年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量至少提升10%;一方面大量寫字樓閑置,失業在部分人群中已經成為一種常態。汽車業也沒有徹底潦倒,不僅豪車市場居然一路看漲,特斯拉引領的新能源購車狂潮也成就了很多造車新勢力。這個世界會不會好,上個世紀的梁漱溟大師寄予了希望。如同我們,在庚子之年,依然心懷希望。
俄羅斯天才詩人奧西普·曼德爾施塔姆的詩里說:“不要比較,活著的人都是無敵的。“從這個層面上,2020年的北京車展,在全球,是無敵的。